创新学术平台 提升科研水平 加快学校发展

我校“两金青年科研之星系列学术论坛”圆满落幕

期次:第159期       查看:74























  2017年9月6日,“两金青年科研之星系列学术论坛”第一期在逸夫教学楼2403室拉开帷幕。
  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王楠副教授作为首场报告的主讲人,为全校青年教师作了题为《积累与坚持———国自科青年基金申报心得分享》的报告。报告从“积累科研成果,丰富科研经历”、“坚持研究方向,深化研究内容”、“修正研究问题,重视科研应用”、“辩证分析评议,客观汲取经验”四个方面阐述了申报国自科青年基金应具备的软硬件条件以及申报书撰写的注意事项。报告中,王楠副教授从自身多年申报经历出发,总结了评议专家对基金题目、负责人成果、申报书内容等方面的考核标准。
2017年 9月 20日,亚泰工商管理学院崔宏静老师在逸夫教学楼2403室作了题为《站在高岗上———学术探索路上的自由和远方》的报告。崔宏静老师结合自身申报经验,从评审专家的反馈信息出发,对自科项目的申报经验作了分享与交流。
  崔宏静老师指出,青年学者项目申报和学术论文撰写一定要“站在高岗上”,这个“高岗”体现在五个方面:点拨的高人、文献的高岗、选题的高冷、方法的高深、士气的高昂。她呼吁与会青年学者在项目申报中要敢于尝试、持续积累、多方交流、提前准备。报告结束后,与会教师与崔宏静老师就项目申报和论文撰写进行了交流互动,报告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2017年 9月 27日,经济学院孙亚南老师在逸夫教学楼2403室作了题为《“青椒”之路的坚持、探索与希望———国社科青年项目申报心得分享》的报告,围绕着“前路太迷茫,当下哪来的力量”、“站在旁边看,还不如撸起袖子加油干”、“看到了希望,任重而道远”与各位老师展开了交流和探讨。
  作为一名“青椒”,孙亚南老师分享了她申报国社科项目的心路历程,有初为高校教师的迷茫,有迷茫之后的探索,有探索路上的坚持,有坚持之后收获成果的兴奋与惊喜。她从选题、论证和提交三大环节介绍了国社科的申报经验,并运用其他高校“青椒”的实例给在场的老师以巨大的激励和鼓舞。
2017年 10月 11日,统计学院副院长李国荣教授在逸夫教学楼2403室作了题为《“一套表”如何才能表里如一》的报告。
  李国荣教授分别从何为“一套表”、为什么关注“一套表”、项目选题的原因、项目的前期准备、存在的困境与现实选择、对“表里如一”的认识等六个方面介绍了个人的科研体会。她认为,稳定的科研方向、知识的交叉融合、实务工作的参与程度对于科研成果的形成与应用非常重要,而科研成果的形成与应用也促进了科研方向的延伸、科研基础的积累和科研效率的提升。报告会结束后,与会青年教师与李国荣老师就项目申报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2017年10月18日,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刘颖副教授在逸夫教学楼2403室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申报经验交流》为题,为参会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作了全方位的讲解。
  刘颖副教授以申报书撰写流程为切入点,介绍了任何形式的申报书都是回答如下四个问题:想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去做?做过什么?分别对应申报书的选题、立项依据、研究方案、研究基础,并针对以上四个方面进行了展开说明。她指出,总结申报书撰写的五个要素包括合理的立项依据、创新的研究内容、完善的研究设计、夯实的前期基础和互补的梯队成员。最后,她概括科学研究应该“在熟悉的领域做擅长事”。
2017年 10月25日,九台农商银行金融学院副院长祝国平教授在综合楼第一会议室作了题为《经济学研究设计与项目申报个人体会》的经验交流报告。
  祝国平教授从基础工作、选题过程和申报书撰写三个方面介绍了个人在经济学研究和项目申报方面的体会和经验。他强调,良好的知识储备、基本的技术方法、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扎实的理论推演是开展经济学项目研究的基础。选题过程中,研究方向的选定、研究题目的设计及研究框架的展开需要在前期储备的基础上展开。最后,他介绍了申报书撰写过程中各部分内容的设计思路和技巧。
2017年 11月 1日,亚泰工商管理学院刘明菊副教授在综合楼第二会议室以《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心得体会》为主题,分别从“申报评审流程、初审—形式审查、同行专家函审、申报感受”四个方面对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情况与参会教师进行了交流。
  刘明菊副教授首先通过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的常见流程和问题与大家进行了交流,然后通过详实的数据对初审过程中不合格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给出了建议。在同行专家函审方面,她以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为例,分析了同行评议的要点和不予资助的原因。
2017年 11月 15日,税务学院韩冰副教授在逸夫教学楼2403室以《科研成果是怎样炼成的———论文发表和项目申报的交流与体会》为题,围绕论文发表和项目申报两方面内容介绍了自己的体会。
  韩冰副教授将论文发表概括为:有感而发、积累扩展、追根溯源、装饰美化、笨鸟先飞。她将项目申报概括为:冥思苦想不如落笔撰写;三心二意不如始终如一;标新立异不如通读易懂;故弄玄虚不如内容详实;繁冗复杂不如简单凝练;一人独阅不如众人评阅。她认为,无论是论文发表,还是项目申报,“行动”永远最具力量,潜心钻研、夯实基础永远不可逾越。
2017年11月22日,经济学院刘元胜副教授在逸夫教学楼2403室作了题为《科研生态网络构建———文献阅读视角》的报告。
  刘元胜副教授从科研生态网络的人、财、物切入,将作为物的学术文献看作科研生态网络的基础性工作。在介绍了常用的文献检索方法和中外文数据库后,刘元胜副教授围绕文献阅读的篇名、作者、期刊、参考文献和拓展五个要素,以“土地流转”为例,详细介绍了文献阅读的基本方法,呈现出文献阅读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意识、起点裂变的观念、学术谱系的概念和直面现实的自觉。
2017年12月6日,应用数学学院副院长曹忠威副教授在逸夫教学楼2403室作了题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论SCI论文发表和国家两金项目申报》的报告。
  曹忠威副教授从SCI检索的简介、论文撰写、项目申报三个方面介绍了个人在应用数学方向研究的体会和经验。她指出,一篇好的科研论文应该既有质又有量,并介绍了SCI论文的结构与撰写思路。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的问题,她详细介绍了申请前的准备、文献调研、题目的确定、项目申请书撰写、常见的撰写格式、填报系统后的检查等几方面。
M